太行风|台城星火

2023-07-28 09:34:01     来源:河北日报

寻访河北革命文物系列报道之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

台城星火


(资料图)

台城村,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,绿色田野上屋舍俨然,交织在一片花海之间。步入村巷,鸟语花香,蝉鸣蝶舞。静谧的乡间小路,一座座干净利落的农家院落,朴实亲切,彰显着村民们生活的惬意与富足。

一百年前,就是在这个平凡的小村庄,诞生了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——“台城特别支部”,它如星辰之光,点亮历史的天空。记者踏上这片红色土地,寻访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枝蔓,在大家熟悉的史籍材料里,在革命前辈的回忆中,在岁月沧桑的文物上……我们依稀看到了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的鲜活身影。

在翻阅历史资料、参观纪念馆和革命旧址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这些材料和见证物中记录着一位红色信仰的播火者——弓仲韬。正是他,将启程于南湖革命航船上的火种播撒到了滹沱河两岸。也正是他,把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和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的革命历程、业绩载入了中国共产党史册。

今天,让我们穿越时间长河,回溯那段峥嵘岁月,聆听怀抱理想信念拯救家国危难命运的中华儿女们与时代同呼吸、共命运,用青春、热血乃至生命谱写的那曲荡气回肠的壮歌。

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。 河北日报记者史晓多摄

非比寻常的相遇

从台城村口下车,一面党旗状的红墙映入眼帘,左上角刻着金黄色的镰刀斧头,中间写有“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”几个大字。前行不远,便看见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,在盛夏的骄阳下默然矗立。

拾级而上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馆内弓仲韬与李大钊握手的汉白玉雕像:李大钊戴着眼镜,留着八字胡,面容刚毅,使人一望而生起敬仰之情。弓仲韬眺望远方,目光凝重。

在纪念馆“播火台城 开创先河”单元,一件保存完好、制作精良的桐木书信箱,走进我们的视野。透过历史烽烟,它讲述着主人弓仲韬的革命故事。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馆长王彦芹向记者介绍,弓仲韬受李大钊派遣回到家乡后,一直以信件和李大钊保持联络,接受上级指示,汇报革命工作。为安全起见,当时来往的革命信件,存放在较为隐蔽的地方,弓仲韬将李大钊回信进行整理,珍藏于这个书信箱之中。

仔细打量这个书信箱,箱上雕刻的牡丹花正在怒放,书信箱侧面刻着惟妙惟肖的狮子、绣球图案。书信箱盖子内侧,有弓仲韬用小楷书写的名字,字迹工整有力。“这个书信箱正因弓仲韬手写签名而弥足珍贵!”王彦芹指着书信箱边角早已磨出的原木颜色感叹,书信箱经历过怎样的辗转曲折,我们不得而知,但透过这件红色文物,能看到它承载着弓仲韬坚如磐石的革命信念,更记录着一段可歌可泣的烽火岁月……

史料记载,弓仲韬出生于台城村一个富庶之家,从明朝初年到清朝末年,说起台城村的大户人家,首屈一指的就是弓家。因为家境优渥,弓仲韬两个弟弟都在外求学,家里的事全靠弓仲韬协助父亲打理。虽然过着较为富足的生活,但面对动乱时局,目睹劳苦大众愁苦和无奈,弓仲韬渐渐萌生了忧国忧民之心。

于是,弓仲韬去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深造,与此前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李大钊成为校友,并同成为北洋法政协会会员,探寻振兴国家的良策。面对校园内外风起云涌的民主与科学思潮,弓仲韬从未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。毕业后,弓仲韬到距离北京大学不远的沙滩小学任教。任教之余,弓仲韬经常到北京大学图书馆看书,大量阅读《新青年》《共产党宣言》等,并于1919年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。

彼时,李大钊在课堂上、演讲中宣传共产主义革命真理,也在积极培养革命的力量。对于李大钊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,弓仲韬心向往之,常去北大向李大钊请教。后来,在李大钊的启发下,弓仲韬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,抽时间到附近了解民情,向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。通过与弓仲韬长时间的交往,李大钊认为弓仲韬不但博学多才,有思想、有抱负,而且有能力、有担当,充满革命热情。

1923年,在李大钊的介绍下,弓仲韬加入中国共产党,走上了革命道路。

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,只在书斋里不行,只在城里也不行,需要把工农群众发动起来、组织起来。”李大钊希望弓仲韬回到家乡,开展革命工作,点燃农村革命的星星之火,团结和发动更广泛的农民加入到革命队伍中。

弓仲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的滚滚洪流。作为一名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共产党员,他在以后漫漫风雨岁月中,无论顺境逆境、富裕贫穷,甚至在失去亲人的情况下,始终初心不改,信仰坚定。

弓仲韬的书信箱。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供图

播撒革命的火种

纪念馆里,除弓仲韬的桐木书信箱外,一页页泛黄的文件、一张张定格历史的照片,以及饱含红色记忆的革命文物,引领参观者穿越时空,追寻历史足迹。其中,一套残旧泛黄、纸页发脆的《新编中华字典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。通过安平县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建抓的讲述,记者知道了这个老物件背后一段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。

纪念馆建成后,弓仲韬的外孙田小平将这部字典捐赠给了纪念馆,用于爱国主义教育。李建抓说,从北京回到家乡发展党组织的弓仲韬挑灯夜战,以这部字典为工具书,编写了通俗易懂的“平民千字文”。为什么编写平民千字文?是为了开办平民夜校,让农民兄弟更好地接受革命思想。

纪念馆旁边,复建的弓仲韬故居内,整齐排列着木桌板凳,几盏煤油灯和墙上悬挂的平民千字文,讲述着弓仲韬开办平民夜校的每一个激情澎湃的夜晚……

1923年夏天,平民夜校正式开课。开课之前,弓仲韬腾出自家院里放农具的三间东屋,购买了桌椅板凳。为吸引家境困难的农民前来上课,弓仲韬不收取学费。为了不耽误农活儿,专门选在夜晚上课。夜校还规定,农忙时逢农历三、六、九上课,冬春农闲时每晚开课,即便这样,报名者依然寥寥。

这种情况,弓仲韬早已预料到了。彼时的安平县,由于官府腐败、连年混战,再加上旱灾、蝗灾等,百姓怨声载道。纪念馆内的一首“逃荒谣”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农民的艰辛苦楚——“滹沱河,水滔滔,逃荒的人们好心焦。老的老,少的少,无亲无友没依靠”。而台城村,地主占据绝大多数土地,“家无隔夜粮”“吃了上顿没下顿”已成为老百姓的生活常态。弓仲韬深知,必须通过开展农民运动,让穷苦百姓心头燃起希望之火,摆脱贫穷,继而完成李大钊同志的嘱托。

“你们想不想过上没有剥削、没有压迫、人人平等、国富民强的好日子?”“只有认了字,才能看书,才能知道更多道理,长更多见识。”在弓仲韬苦口婆心的劝说下,农民朋友明白了一些道理,再加上大家都相信弓仲韬的为人,他让大家做的事,肯定不是坏事,于是纷纷加入平民夜校。平常夜校二三十人,多的时候四五十人,三间屋子挤得满满当当。

以夜校为阵地,弓仲韬先从简单的汉字讲起,再讲到革命道理,还讲辛亥革命、北洋军阀以及在南方爆发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、苏联工农政权的启发等,这种启蒙式的教育,由浅入深,循循善诱,像夏日清风,给人带来阵阵凉意。

在开办平民夜校的基础上,弓仲韬又筹建起了农会,培养积极分子。村民弓凤洲和弓成山因思想进步最快,弓仲韬开始向他们介绍中国共产党。“群羊走路看头羊”,干革命也一样,人们需要一个带头的组织,一个专门帮助穷人、为工农大众服务的组织,这个组织就叫共产党。共产党是穷人的党,是大多数人的党,帮助受苦受难的人翻身做主,消灭剥削和压迫,让平民百姓都过上幸福生活。

1923年8月的一个晚上,台城村平民夜校,一项庄严而郑重的仪式正在悄然进行。

弓凤洲和弓成山在弓仲韬的引领下,举起拳头面向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,两名青年农民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农民党员。随后,在弓仲韬的主持下,三名党员组成了中共台城特别支部,弓仲韬为支部书记,弓凤洲为组织委员,弓成山为宣传委员。因当时尚未建立省委、县委,按照李大钊的指示,这个支部跨省接受中共北京区委领导。

冀中平原上刚刚成立的中共台城特别支部,虽然只有三名党员,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。中共台城特别支部成立一年后,1924年8月,中共安平县委成立,就设在弓仲韬家,这是河北省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县委。

组织短工罢市、雇工罢工涨资斗争,开展妇女解放运动,发动小学教师增薪斗争……农民革命运动的星星之火从台城点燃。

星火依旧照前路

在台城村,有一位76岁的老人,他作为义务讲解员,为宣传弓仲韬的革命故事做着自己的贡献。这位老人叫弓振波,是一位有着52年党龄的老党员。在他的引领下,记者参观了村史馆和复建的弓仲韬故居、弓氏宗祠、平民夜校、毛巾厂等地。这些地方,弓振波老人走过无数遍,我们从他的言谈举止中读出了老人对革命前辈的无限崇敬。

在毛巾厂,弓振波停下了脚步,久久凝视着那间屋子。

毛巾厂内,一台台老式织机,虽然破旧,却在无声地诉说着往事。“为了掩护县委机关,弓仲韬卖掉自家二十亩地,在家中开办了毛巾厂。这并非弓仲韬第一次卖地。为了开办夜校,宣传革命,他冒着‘卖地如卖祖’之大不韪,把家里的三十亩良田卖掉。”听着弓振波老人的讲述,弓仲韬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诸多细节一一呈现出来,既真实又感人——

灾荒年间,弓仲韬搭棚舍粥,接济乡亲;为吸引乡亲来平民夜校上课,他请来西河大鼓演员进行表演,免费提供粥饭;为带领乡亲们抗租,弓仲韬的房子被人烧了,大门被插上了刀子……为革命散尽家财的弓仲韬,并非冷血无情之人。相反,他有血有肉、有情有义,不但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,对家人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心底的亏欠。弓仲韬曾对妻子说“我亏欠你的太多了,你和孩子的情,仲韬只有下辈子再还了……”

“作为共产党人,就要舍得出家财,豁得出性命。”弓仲韬用自己毕生精力书写着无私奉献。1964年3月,弓仲韬在哈尔滨病逝。临终前,他再三嘱咐孩子:“一定要把我节余下的一千元钱交给党,作为我最后的一次党费……”

弓仲韬的感人故事,体现了一种“敢为人先、勇于奉献”的精神,正是这种精神指引着后来人阔步向前,让台城村历经风雨终破茧化蝶。走进台城村村委会会议室,墙上一一排列着该村23任党支部书记的名字。自从1923年弓仲韬回到家乡台城村建立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——台城特别支部,带领贫困农民翻身谋幸福,“让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”的铮铮誓言,便烙印在历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心里。

上世纪70年代,村党支部带头打机井,昔日旱地变成良田。改革开放后,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发展经济,砖厂、面厂陆续建成。2007年,台城人在村党支部带领下,率先做起丝网加工,成立丝网协会。协会不仅义务传授技术,还积极帮村民改进设备、联系销路,靠着丝网产业,村民的生活水平节节攀升,台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。

“自己的名字能与革命先辈排列在一起,是无上的光荣,更是莫大的激励!”当下,如何让红色文化在冀中平原绽放华彩,让红色记忆在漫长的时光长河中生生不息?现任台城村党支部书记杨新杰带领党员和广大村民,一笔一画精心勾勒红色文化与时代风貌交织的和美乡村图景。踏上这片红色土地,举目望去,一条宽阔的“仲韬街”穿过村中央,两边的建筑错落有致,房前屋后种满时令蔬菜和果树。

星火依旧照前路,“敢为人先、勇于奉献”的精神为这片红色土地注入源源不断的时代气息。如今,台城村重启了平民夜校,广大村民既可以从中学习到多种技能,又可以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精神血脉,充分激活红色动能,赋能高质量发展。弓仲韬“让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”的期许早已变成现实,美丽的台城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,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。(河北日报、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史晓多 刘萍)

关注河北日报,了解更多权威资讯

关键词:

明星

电影